连日来,河南省兰考县葡萄架乡多举措推进基层文化建设,在基层文化发展的过程中,解决文化设施不全、文化活动单调乏味,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,为基层发展“铸魂”。
打造文化阵地,让百姓“身有所栖”。一直以来,葡萄架乡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对乡村发展的引领作用,不论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施行还是文化下乡活动的广泛开展,无一不说明乡村需要文化滋养。文化下乡、科技下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群众之需,但唯有让文化驻乡,才是长久之计。在基层的实践中,该乡通过建设农家书屋、文化礼堂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站,为群众提供汲取知识、滋养精神的场所。遇到生产生活难题,到农家书屋中翻阅相关书籍便能找到答案;操办红白喜事,来到文化议事室,让婚事新办,白事简办,传播文明新风尚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站的打造,让基层文化传播更加便利,让基层文化发展有了根据地。
丰富文化活动,让百姓“心有所寄”。如何利用好文化阵地,举行百姓喜闻乐见、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是葡萄架乡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。当前部分村存在农家书屋常年关闭现象,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站难以发挥效用。
推进基层文化建设,葡萄架乡利用“积分+”推动各村业余文化活动广泛开展,通过晚间广场舞、腰鼓队练习奖励积分,通过聘请教广场舞、腰鼓老师传授技能、通过文化活动多种形式开展、丰富了群众生活,让文化走进百姓、扎根群众。该乡利用文化广场、举办最美村歌评选活动,用音乐唱响对美丽乡村的赞誉,用歌声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;依托农家书屋举办读书月活动,组织开展讲故事比赛、经典朗读、知识竞赛、主题阅读、灯谜竞猜等,引导群众走进书屋,爱上阅读。该乡结合当地群众产业发展特点,问需于民、服务于民,让文化活动成为解决群众钱袋子鼓起来的助推剂,成为百姓健康、滋润心灵的驿站。
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对于提振农民精神风貌、营造基层向上向善风气、塑造民族精神文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做好“铸魂”工作,让百姓“身有所栖”“心有所寄”,培肥基层文化植根的沃土,助推基层文化发展行稳致远。(兰考县委宣传部供稿 张丽芳)